有雷,沒有通關的建議別看,而且可能也看不懂。
相關作品
但丁《神曲》
這個大概不用介紹了。
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
講述貧困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謀殺放貸老太婆後,陷入良心煎熬與道德審判的心理鬥爭。
與奏章IV的關聯後面會提到。
卡夫卡的《審判》
講述銀行職員約瑟夫·K在毫無理由下被神祕機構逮捕與審判,最終在不明罪名中被處決。
大概就是一開始被無條件流放吧。
瑪修的課題
快要從活人變成英靈了,會成為只存在於2016年的現象。
瑪修的罪
無垢,沒有個人好惡,不像人,盾牌是被動的象徵,不承擔罪業、責任。
開始認識到每個人在自己心中重要度不同的瑪修,因為與加拉哈德的心性開始遠離,盾牌開始變得沉重、腐朽了。
100億QP
就算有價值100億QP,為了特異點裡面的量產型年輕教授(畢竟只是從英靈殿Copy過來的境界記錄帶,基本上要多少有多少),把瑪修賣掉也太過分了吧?
結果還是要打架。雖然卡蓮的劇情我看得挺開心的。大概是蘑菇寫的,也大概只有蘑菇可以寫出情人節卡蓮的劇情。
莉莉絲獨自升級
為了打爆瑪修。
地獄途中
凱撒、亞歷山大、羅賓漢。好多熟面孔。
蘑菇設定危險的地方
如果不能用故事說服讀者,就會變得很可笑。例如希臘神的設定。
還有這次的Grand ruler。連尺都可以grand了。
瑪修的成長
講的東西其實就是平等與正義。如果一切等價,那就無法比較、也就沒有可以追尋的目標了。
這其實也是極端左派的盲點
如果資源不能有效地給予有能者使用,就會被無能者浪費。
當追求結果的平等時,就可能會犧牲正義。
完全的「平等」在人際關係中違反情理,反而會變成一種「不義」。
如果超越善惡去看待事情
就可能造成道德相對化: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判斷將變得完全依情境或個人觀點而定。
這可能促進包容與理解,但也容易導致價值混亂。
「いつか、全てを守ることができる力になるように!」
瑪修終於不再依靠加拉哈德,而是選擇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迦勒底。
成長很High,但是前面的地獄巡禮真的有點無聊。
雖然是為了跟怠惰培養感情,還是太冗長了(看到卡多克退場劇情之前想的)。
不過這趟地獄之旅,也算是卡多克的畢業旅行(卡多克退場以後想的)。
卡多克的靈魂詰問
Crypter一開始就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選擇背棄人理的。
魔術師是絕對自私的動物。只要能夠抵達根源,就算人類滅亡也在所不惜。
隊長的情況則不太一樣。他想要的是新人類都成為神靈的未來。其實跟蓋提亞的想法有點像。
與《罪與罰》的關聯
原來是卡多克啊……
在《罪與罰》的結尾,主角拉斯柯爾尼科夫最終良心受不了煎熬,在愛人索尼婭的感召下自首,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八年。
而卡多克也在假檢察官、假神父的引導下,坦承自己的罪刑,並接受自己的懲罰,坦然地離去了。
文風問題
卡多克退場之後,結尾收得有些潦草。
瑪爾大為梅塔特隆解釋女教皇的所作所為,這種說故事方式很粗糙。
看來卡多克那段劇情應該是蘑菇寫的,其他地方大概是東出寫的。
這也是FGO一直以來的毛病;寫作質量相差太多,讓人很容易出戲。
衝上天國的時候
「この浮いている瓦礫を利用して、 彼女の居る場所へと向かいましょう。 手をお願いします、マスター。」
「我們利用這些漂浮的瓦礫, 前往她所在的地方吧。 請把手給我,御主。」
這樣Master手臂會斷掉吧瑪修?
盾之英靈
加拉哈德這角色有點突兀。
出現得有點突兀,能當莉莉絲的Master有點突兀,莉莉絲能夠作夢看到瑪修的經歷也有點突兀。
他前面講的每句話都讓人很想吐槽。
「マシュ。パスを通して君の感情は見ていたよ。 内容については語らない。 プライバシーの侵害になるからね。」
「瑪修。我透過通訊看到了你的情感。 但我不會談論內容。 因為那樣會侵犯隱私嘛。」
真的好突兀啊加拉哈德。這樣偷看別人內心,不覺得有些下流嗎?
「多くの過ち、多くの損失を目の当たりにし、 善悪を超越した視点を得る。」
「目睹了無數錯誤與損失, 從而獲得超越善惡的視角。」
沒鋪陳啊同學,你怎一出來就屌得要命又罵人啊?
「だが君は逆だった。 世の不均等を目にして、どちらにも理解を示した。 そのどちらもを愛する人間性になっていった。 主が与えた『天使性』を切り離した。」
「但你卻相反。 看見了世間的不平等,卻對雙方都展現了理解。 你逐漸成為能愛著雙方的人。 甚至捨棄了主所賜予的『天使性』。」
這是一種聖女情結嗎?
「まさに堕落だ。これ以上は看過できない。 その故で僕はリリスの蛮行に協力する。」
「這正是墮落。再這樣下去就不能坐視不管了。 因此,我決定協助莉莉絲的暴行。」
同學,你的Servant是惡魔莉莉絲,你好意思說這種話?
「悪は悪を以て正す。 『円卓の盾』を任された者として、君の盾を破壊する。」
「以惡制惡。 身為被託付『圓桌之盾』之人,我將毀壞你的盾牌。」
還說出要「以惡制惡」,這樣的你還有臉說瑪修?
不是啊我覺得真正的加拉哈德不會說出這些話耶……
加拉哈德的目的
結果加拉哈德這樣自毀人設,就只是為了找個藉口跟瑪修打架而已。
然後退場也是有點突兀。
他是異星迦勒底亞斯第一個召喚的英靈。因為英靈座的機制,有之前被迦勒底召喚的紀錄(他是第二位)。
ギャラハッドの力を借りる少女の、
とても苦しい過去だった。
最後加拉哈德說明那段,也是很粗糙。畢竟前面沒有任何伏筆。
盡早爭取退場也是為了對人理有利,因為他已經是異星所屬的Servant了。代表他應該還是心向人理側的英靈。
但為啥他可以當莉莉絲的Master啊?
白紙化中間發生的事情都不算
因此Crypter七人也都有可能復活。
老實說,我覺得這樣很不好。不是我不喜歡這些人,而正是因為我對大部分的Crypter都有好感,才不希望他們的性命被作者這樣玩弄。
就像醫生之死那樣,才有在讀者心中的份量。
迦勒底的人也提到,回來的七人可能沒有白紙化之後的記憶。但就如同卡多克召喚皇女那樣,對我來說,沒有成為過Crypter的他們,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
對遊戲機制的抱怨
瑪修出擊cost變成16了……
總結
在20章之前,除了宿舍跟眾人拌嘴以外,都有些無聊。
卡多克的結尾收得很好,希望他安息。
10年的旅途終於要告一段落了,蘑菇你結局好好加油啊!